高广刚
开通时间:..
最后更新时间:..
近年来一直从事有机-无机复合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功能性研究。目前已经在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Small, Nanoscale, Chem. Eur. J., Electrochim. Acta, J. Mater. Chem.C, Inorg. Chem., Dalton Trans., RSC Adv. 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SCI检索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及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两次荣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出版专著1部,编写教材1部, 2014年获省政府特殊津贴,2019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
在有机-无机复合功能材料领域,利用合适的有机配体与多金属氧酸盐阴离子进行有效的反应,可以形成结构及功能特异的有机-无机复合功能材料(J. Am. Chem. Soc., 2008, 130, 10838; J. Mater. Chem. C, 2017, 5, 9383; J. Mater. Chem. C, 2015, 3, 12090)。利用有机配体与银盐的自组装反应合成出高核纳米炔银簇化合物,该类化合物显示出零维的纳米尺寸(2-5 nm)并具有良好的光电化学性能 (J. Am. Chem. Soc., 2018,140,594;J. Am. Chem. Soc., 2009, 131,18257; Nanoscale, 2015, 7, 7151)。在多酸为模板剂的纳米巯基银簇复合材料的合成上取得进展,利用有机银簇的自组装反应合成出具有512拓扑结构的壳层化合物,在纳米尺度合成出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有机银簇复合材料(Angew. Chem. Int. Ed. 2016, 55, 3699;被编辑列为very important paper),其在溶液中体现出良好的纳米分散性及酸碱变色功能;该类材料的成功合成,实现了在原子尺度对纳米材料的微结构调控;为探索对外界刺激有响应的有机无机复合功能材料提供了新的模型化合物,同时也为人类探索生命体应激性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此外,开辟出利用药物分子作为有机配体的纳米银簇合成技术路线,可以制备出原子精确的具有靶向抗肿瘤作用的银簇化合物,为新型纳米银抗肿瘤药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Small, 2016, 12, 6153;Sci China Chem., 2019, 62, 347)。
在高分子功能材料研究领域,带领团队将世界首创的紫外光交联技术成功产业化,并将其应用在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的绝缘材料中,制备出交联密度高、性能稳定、载流量大的电线电缆用复合高分子绝缘材料。这些材料的研发成功标志着我国在电线电缆材料生产领域逐渐拥有了高科技含量的核心技术。目前,研发产品已经累计为企业创收超过3亿元,成功研发的电线电缆材料产品已经在全国31个省市销售,在行业内深受客户好评。
邮编 :
通讯/办公地址 :
邮箱 :
[1] 吉林师范大学  化学  本科  理学学士
[2] 东北师范大学  化学  硕士、博士  理学硕士、理学博士
[1]
2017.4 -- 至今
济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师
[2]
2013.8 -- 2017.4
佳木斯大学
药学院化学系
教师
[3]
2009.12 -- 2013.8
黑龙江省润特科技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4]
2008.11 -- 2009.11
香港中文大学
化学系
博士后
[5]
1999.7 -- 2002.8
吉林师范大学
化学学院
教师
[1] 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细胞学会永久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