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领域
(1)流域水循环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方面
将大汶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内的径流运用SWAT模型进行模拟研究。通过对变化环境下研究区径流的模拟,分析气候变化及土地利用变化背景下径流的变化趋势和规律,通过对比研究结果可为该流域水资源的模拟、评价和分析以及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有效手段。
在对山东省水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和统计的基础上, 选取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利用率、供水模数、降雨量, 人均GDP、人口密度、人均生活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万元农业产值用水量, 耕地灌溉率、生态环境用水率、森林覆盖率共13个主要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因素作为评价因子,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山东水资源承载力现状进行评价。
以济南市需水量为研究对象,运用径向基函数( RBF) 神经网络建立预测模型,用 1996-2008年13年济南市需水量数据,分析影响需水量的因素,确定多个关键因子,以 Matlab 为平台实现网络的训练,然后对 2009年-2011年3 年需水量进行预测检验。
(2)气候变化方面
选取鲁北平原的巨淀湖(莱州湾南岸平原上面积最大的古湖泊)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国产钻机钻探9.5m深的岩芯,通过对剖面沉积物的多种环境代用指标(微体生物、孢粉化石、粒度、磁化率、碳酸盐含量等)的分析,结合精确的AMS C-14年代,确定出本区域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信息。
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结合野外考察,建立了胶东半岛地区(收集到288个人类文化遗址资料)、莱州湾南岸地区(收集到142个人类文化遗址资料)、山东省(收集到 123个省级人类文化遗址资料)、辽东北部地区(收集到130个人类文化遗址资料)等4个地区的新石器人类文化遗址数据库,并结合ARCGIS等软件对这些地区的新石器人类文化遗址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基于获取的区域全新世环境演变信息和新石器时期人类文化遗址时空分布特征信息,并深入了分析了全新世环境变化对新石器时期文化发展演变及兴衰的影响。
在对甘肃省石羊河流域的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利用地貌考察、剖面地层对比、地球物理化学指标分析及可靠C-14测年,重建了石羊河流域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气候干湿变化历史。并且通过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已有的研究成果作对比,进一步加深了对西北干旱区气候环境变化的认识,获得了一些具体的结论。另外,通过对石羊河流域终端地区的具有C-14测年的湖岸地貌、沉积证据恢复的古湖泊面积,运用水热平衡模型计算石羊河流域的古降水量并进行讨论。
(3)旅游资源评价与规划方面
通过大量的实地勘察和评估,选取红叶谷风景名胜区、大明湖风景名胜区、泉城公园、千佛山风景名胜区进行实地调研;获取了风景名胜区游客的的社会经济特征、时空结构、行为特征和消费结构,进行了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估。
论文成果
查看更多>-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价值评估
-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游客行为特征研究
-
.应用TCM和CVM评估免门票旅游资源的游憩价值——以济南市泉城公园为例
-
.关于本科毕业论文的调查与分析——以济南大学某学院为例
-
.千佛山风景区的非使用价值评估
-
.The influences of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n tourism decision: Taking Daming Lake in Ji'nan as an example
-
.Analysis of Factors Estimation and Influence of Regional CO2 Emissions-A Case of Shandong Province Example
-
.Evaluating Recreation Value of Qianfo Mountain Scenic Spot
专利
- 暂无内容
著作成果
- 暂无内容